如何读懂光伏逆变器?

在光伏电站的生命周期中,逆变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伏电站发电收益的高低。在整个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中,逆变器所占比例约为7%-10%,但是在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逆变器发生一次故障所导致的收益损失巨大。所以说,逆变器的可靠性是整个电站收益的关键考量点。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如果含有交流负载,就需要使用逆变器,将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或蓄电池释放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逆变器就是这样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一般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的装置。

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组件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对于光伏电站来说,集中式也好,分布式也好,光伏组件和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光伏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接着,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最后,转化好的交流电任你支配。

光伏组件表面是一层钢化玻璃,外观颜色多为蓝色和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十分精致美观。

相比较而言,逆变器就显得格外低调了,它不喜欢被阳光直接照射,而是待在阴凉处施展自身的才华。虽然其貌不扬,但功能强大。

逆变器能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以供我们日常用电。此外,逆变器还有自动运行和停机功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光伏组件的性能和系统故障保护功能。

自动运行和停机功能

早晨日出后,太阳能辐射强度逐渐增强,光伏组件的输出也随之增大,当达到逆变器工作所需的启动功率后,逆变器便自动开始运行。进入运行状态后,逆变器便时时刻刻监视光伏组件的输出,只要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大于逆变器工作所需的最小输入功率,逆变器就会持续运行,直到日落则会停机。

即使是在阴雨天,只要达到了启动电压,逆变器就能正常运行。当光伏组件输出变小,逆变器输出接近0时,逆变器便形成待机状态。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

光伏组件的输出是随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电池组件自身温度(硅片温度)而变化的。另外由于光伏组件具有电压随电流增大而下降的特性,因此存在能获取最大功率的最佳工作点。太阳辐射强度是变化着的,显然最佳工作点也是在变化的。

相对于这些变化,始终让光伏组件的工作点处于最大功率点,系统始终从光伏组件获取最大功率输出,这种控制就是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最大特点就是包括了最大功率点跟踪这一功能。

逆变器分为:集中式、组串式和集散式、微型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转变为交流电后,进行升压、并网。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大。

组串式逆变器: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汇总后升压、并网。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小。

集散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是近两年来新提出的一种逆变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集中逆变”和“分散MPPT跟踪”。集散式逆变器是聚集了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两种逆变器优点的产物,达到了“集中式逆变器的低成本,组串式逆变器的高发电量”。

微型逆变器:也称组件逆变器,一般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小于等于1000瓦、具组件级最大功率峰值跟踪(MPPT)的逆变器,全称是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微逆仅几十伏的直流电压,全部并联,最大程度降低了安全隐患。多用于小型光伏电站。

逆变器和光伏组件的配比

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成本占了并网系统50%左右,组件的技术参数对系统设计非常重要,读懂组件参数,才能正确配置光伏逆变器。

逆变器相关专业人士把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组件好比是贵重货物,逆变器则是一匹马。宁愿大马拉小车,也不要小马拉大车。”

组件系统功率在逆变器额定功率40-60%之间,效率最高,寿命最长。为了把逆变器性能发挥最佳,根据光照条件不同,组件和逆变器有不同的配比。

在一类光照地区,平均日照时间超过5小时,发电时间按每天10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1配置,平均功率为50%左右;

在二类光照地区,平均日照时间4小时,发电时间按每天9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1:1配置,(4*1.1)/9,平均功率为49%左右;

在三类平均日照时间3.5小时的光照地区,发电时间按每天8.5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2:1配置,(3.5*1.2)/8.5,平均功率为49.4%左右。在三类平均日照时间低于3小时的光照地区,发电时间按每天8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3:1配置,(3*1.3)/8,平均功率为48.75%左右。

注:山地电站朝向各异,分布式光伏屋面情况的复杂性、朝向各异,光伏组件不一定朝南,彩钢瓦屋顶倾斜角度不是最佳倾角。逆变器的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在光伏电站的生命周期中,逆变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伏电站发电收益高低。而英威腾光伏一直以来扎根光伏产业,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技术实力无可厚非,在多类型的光伏项目上更是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本文来源:如何读懂光伏逆变器?

点击这里,获取更多电机控制设计信息

最新文章